新生兒科呼吸機使用及護理常識



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呼吸機在新生兒科的使用及護理,,1,前言,呼吸衰竭是新生兒的危急重癥,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是搶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能糾正嚴重的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為搶救呼吸衰竭的原發(fā)疾病和去除誘因爭取時間和條件,最終目的是使患兒恢復有效的自主呼吸,2,呼吸機的基本結構,,各種呼吸機的結構形式雖有不同,但組成呼吸機的基本單元和原理是相似的患者與呼吸機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見下圖,,,,3,空氧混合氣,主機,加溫濕化器,氣源:壓縮空氣,,壓縮氧氣,外部管道,病人,4,一 主機,,它把空氧混合氣體按照設定的參數(shù)及選定的方式向病人供氣,并配有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通氣過程中的壓力、流量和氧濃度進行監(jiān)測,5,二 空氧混合器,一般以壓縮氧和壓縮空氣為動力,兩者加以混合裝置后,通過控制氧流量或空氣進入量準確地控制吸入氧濃度6,三 濕化器,,將主機提供的氣體加以加溫、濕化以濕化患者的呼吸道,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使氣道內不易產生痰栓或痰痂,并起到保護氣道黏膜的作用7,,8,四 外部管道,,其作用是把經過濕化的氣體提供給患者,同時把病人呼出的氣體通過呼吸活瓣排出。
還要把呼吸信號反饋給主機,以達到人機同步9,雙肢呼吸回路的連接,,10,呼吸機的作用,,改善通氣功能,,改善換氣功能,,減少呼吸做功,,保持呼吸道通暢,11,呼吸機應用適應癥,嚴重通氣不足,肺部感染 氣道梗阻 中樞感染 嚴重腦水腫或顱內出血 呼吸肌麻痹引起的通氣不足等,,嚴重換氣障礙,呼吸窘迫綜合征 肺出血 肺水腫等,,神經肌肉麻痹,,,胸部和心臟術后,,反復呼吸暫停,,心肺復蘇后,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跳呼吸驟停,如窒息、心室顫動等,經復蘇處理后應盡早機械通氣,12,,機械通氣前的準備,,13,呼吸機電源的檢查,,呼吸機的電源一般為,220,伏電壓供電,電源插頭采用三孔扁平型,并接地線,如接插線板,注意不能與大功率電器同時接在同一條線路上,以免燒斷保險絲影響呼吸機工作14,呼吸機氣源的檢查,,呼吸機大多以壓縮空氣和氧氣為氣源,空氣壓縮泵作為壓力氣源,工作壓力為0.4,MPa,,相當與4個大氣壓,氧氣壓力同樣調節(jié)為0.4,MPa,,若壓縮空氣和氧氣的壓力不足,將影響呼吸機管道中的壓力,導致氣道壓力下降,并使氧濃度嚴重偏離預先設定的吸入氧濃度.在進行機械通氣前,應當插上空氣壓縮機的電源,檢查其壓力是否為0.4,MPa,,對于中心供氧,應注意實際工作壓力在開機后有無下降.,15,呼吸機氣源的檢查,若用氧氣瓶供氧時,配用的減壓閥最大壓力刻度為25,MPa,,氧氣瓶內的壓力一般為15,MPa,,減壓手柄調節(jié)釋放出的工作壓力為0.4,MPa,,可通過氧氣瓶上的壓力表進行觀察.同時還應檢查空氣和氧氣的管道與呼吸機是否連接好,不可漏氣.,,16,呼吸機回路管道的檢查,呼吸機回路管道是呼吸機主體與病人連接的部分,包括從呼吸機到濕化加溫器,再到病人的通氣回路管道,以及從病人到呼吸機的通氣回路管道。
在機械通氣前應檢查管道有無扭曲、老化、裂開、以及管道與呼吸機、濕化器積水瓶等接口是否緊密,有無漏氣17,加溫濕化裝置的檢查,機械通氣前應檢查加溫濕化裝置性能是否完好,可以保證良好的濕化,使氣體溫度接近體溫,相對濕度接近,100%,,一般將加溫濕化裝置調至,33~35,℃.,,18,呼吸機功能狀態(tài)的測試,,完成上述檢查工作后,將模擬肺接在管道的病人端,打開呼吸機主機、空氣壓縮機、加溫濕化裝置的電源,把呼吸機參數(shù)及報警限調節(jié)在工作狀態(tài),對呼吸機進行測試,如無異常才能連接至病人19,確認氣管插管位置正常,在呼吸機連接與病人前,應觀察病人在復蘇囊正壓通氣時膚色、氧飽和度、胸廓抬舉情況、聽診呼吸音是否對稱、胸部,X,片等,確認氣管插管位置是否正常、是否固定牢固20,呼吸機基本參數(shù)的設置,,21,呼吸機的主要參數(shù),,吸入氧濃度(,FiO,2,),,最大吸氣壓力(,PIP,),,呼氣末正壓(,PEEP,),,,呼吸頻率(,RR,),,,吸氣時間(,Ti,),吸呼比(,I/E ),,潮氣量(,Vt,),,,流速(,FR),,濕化器及其溫度,,,22,呼吸機參數(shù)的預調,23,最大吸氣壓力(,PIP,),無呼吸道病變,早產兒呼吸暫停時,,15,~,18,cmH,2,O,。
RDS,,,肺不張,胎糞吸入,肺炎時,,20,~25,cmH,2,O,24,呼氣末正壓(,PEEP),無呼吸道病變時,2~3,cmH,2,O,肺不張,,RDS,時,4~6,cmH,2,O,胎糞吸入,肺炎時, 0~3,cmH,2,O,25,呼吸頻率(,RR),無呼吸道病變時,20~25次/,min有呼吸道病變時,30~45次/,min有自主呼吸,RR<20,次/,min→SIMV→,停機26,吸氣/呼氣時間比值(,I/E),無呼吸道病變時,吸氣時間0.5~0.75,s肺不張,,RDS,時,I/E,1:1~1:1.2胎糞吸入,肺炎時,I/E,1:1.2~1:1.527,FiO 2,無呼吸道病變時,,FiO,2,≤0.4(40%),,有呼吸道病變時,,FiO,2,0.4~0.8(40%~80%)由于,FiO,2,大于60%~70%易導致氧中毒,故一般,FiO,2,80%~100%,的時間不超過6小時,60%~80%的時間不超過12~24小時,為保證及時糾正低氧有最大限度防止氧中毒的發(fā)生,必須嚴密監(jiān)測,FiO,2、,SpO,2、,SaO,2 28,潮氣量(,VT),新生兒6~8,ml/kg,29,濕化器及其溫度調節(jié),一般將濕化器溫度調節(jié)在,33℃,~,35℃,,30,機械通氣中呼吸機參數(shù)的調節(jié),根據(jù)血氣分析調整各項參數(shù),,呼吸機參數(shù)調節(jié)的一般原則是在保證有效通氣和換氣功能的前提下,盡量以最低的,PIP,和,FiO,2,維持血氣在正常范圍,以減少氣壓傷和氧中毒的危險。
參數(shù)調節(jié)幅度 一般每次調節(jié)1~2個對患兒影響大的參數(shù),各項參數(shù)調節(jié)的幅度每次不要過大,一般升降幅度為:,FiO,2,0.05 , PIP、PEEP 1~2cmH,2,O , RR 5,次/分,,Ti 0.1~0.2,秒 ,,FR 1,升/分31,新生兒機械通氣時常見的各種報警,,,氣道壓力過高報警,常見于氣通阻力增加,如:肺炎、哮喘、管道扭曲;吸氣壓力高限報警范圍設置過低等氣道壓力過低報警,常見于呼吸機管道脫落,呼吸機管路漏氣等氣體供應報警,當氧氣或空氣壓力低于規(guī)定的范圍,就會出現(xiàn)氣體供應報警電源中斷報警,常見于:(1)電源插頭脫落或松動2)停電32,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1)使用呼吸機前,仔細檢查各電源線,氧氣管道及其連接2)濕化器加水至標準刻度線3)測試呼吸機各種機能及運轉情況4)設置呼吸機基礎參數(shù)33,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5)連接氣管導管與呼吸機6)觀察胸部起伏,用聽診器聽診左右胸前部及兩腋下區(qū),以確認氣管導管的正常位置及通暢性,防止單肺通氣7)常規(guī)監(jiān)測動脈血氣8)患兒床旁備有簡易呼吸機及吸痰裝置,且性能良好,34,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9)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有效地吸痰。
吸痰前后應給予100%的氧氣,每次吸痰前,先向氣管內滴入0.5~1,ml,生理鹽水,每次吸痰時間<10,s,,痰多且缺氧明顯的患兒,不易一次吸凈,吸痰與給,O 2,交替進行10)溫化濕化送入的氣體,濕化器溫度調節(jié)在33℃~35℃,定時向氣管內直接滴注生理鹽水35,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11)注意觀察濕化器的存水量,及時添加蒸餾水,避免干吹,倒去集水懷里的冷凝水及管道里的集水12)加強物理治療,定時翻身拍背,利于分泌物排出13)嚴防人工氣道移位及 意外拔管,新生兒經口腔氣管插管時較難固定,極易移位及滑脫特別是經人工氣道吸痰時因此,吸痰時,最好兩人配合操作,新生兒躁動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必要時使用約束帶36,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14)掌握各種報警的意義,保證病人的安全①,電源插頭脫落,重新連接②,停電時,迅速至病人床旁脫機,使用簡易呼吸機進行人工給氧,嚴密監(jiān)控③,對于一時無法查明的原因,立即用人工簡易呼吸機或更換另一臺呼吸機15)注意觀察病人自主呼吸與機械通氣是否協(xié)調16)搬動患兒時應注意先脫機后搬動,防止管道扭曲或牽拉致氣管插管脫出37,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17)觀察并發(fā)癥,有異常時及時通知醫(yī)師。
18)防止繼發(fā)感染:,,,①,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通風,病房每日消毒一次②,睡暖箱的患兒,按暖箱護理常規(guī)護理③,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④,加強皮膚、眼睛、口腔的護理⑤,呼吸機管道每周更換消毒一次,38,新生兒機械通氣時的護理,,19)嚴密觀察病情,注意觀察,呼吸、心率、體溫及尿量,的變化觀察,呼吸機參數(shù),的變化及患兒對機械通氣的反應,并做好記錄使用呼吸機后,患兒表現(xiàn)安靜,呼吸平穩(wěn),缺氧表現(xiàn)減輕或消失,昏迷意識清醒,證明通氣適宜反之,則有通氣不足,管道漏氣或痰堵,尋找原因及時處理20)特別護理嚴格床旁交接班,交待生命體征、氣管導管大小、插入氣管深度、呼吸機各參數(shù)并有記錄39,新生兒機械通氣的并發(fā)癥,,氣漏:肺間質氣腫、氣胸、縱隔氣腫、 皮下氣腫,,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未成熟兒視網膜病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ROP),,繼發(fā)感染,,顱內出血(多見于早產兒),,40,,新生兒機械通氣的撤離,,41,撤機指征,原發(fā)疾病改善,病情好轉,,自主呼吸穩(wěn)定,咳嗽及排痰有力,能耐受吸痰,血壓及心率穩(wěn)定FiO 2 ≤0.4,PIP ≤15~16cmH2O,PEEP,<5,cmH2O RR<10,次/,min,血氣正常,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紊亂以糾正,。
X,片提示肺部原發(fā)疾病明顯吸收好轉,,RDS,患兒日齡,>3,天42,撤機的步驟,撤機過程中監(jiān)測心率、呼吸如有異常,立即恢復原參數(shù)根據(jù)血氣結果,逐漸降低呼吸機參數(shù)RR<20,次/,min→SIMV,Ti,應在0.5~0.65,s,,在呼吸機通氣間歇期出現(xiàn)患兒的自主呼吸SIMV,維持一段時間后,若,RR<6,次/,min,,自主呼吸有力,可直接撤機或改用,CPAPCPAP,時,,FiO 2 ≤0.4,,壓力≤3,cmH 2 O→,拔管6)拔管前0.5~1,h,,靜脈注射地塞米松0.5,mg/kg,,防止喉頭水腫43,,撤機的步驟,,拔管前,吸凈口鼻咽分泌物,再按吸痰操作常規(guī)吸凈氣管內分泌物導管內分泌物送細菌培養(yǎng),,拔管后頭罩吸氧,密切觀察呼吸變化拔管后每隔2,h,,霧化1次,酌情連用2~3次加強肺部物理治療,攝胸片檢查有無肺部并發(fā)癥,,,,44,呼吸機的消毒,,定期清潔消毒氣路管道 浸泡消毒,(2)對硅膠氣路管道用高溫、高壓消毒3)用環(huán)氧乙烷氣體熏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