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藝學(xué):第七章 中國茶藝概述



第七章第七章 中國茶藝概述中國茶藝概述一、茶藝的定義一、茶藝的定義二、茶藝的分類二、茶藝的分類三、茶藝的共同特點三、茶藝的共同特點四、茶藝四、茶藝“四要四要”一、茶藝的定義一、茶藝的定義 “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shù)享受一杯茶的藝術(shù)臺灣(臺灣 范增平)范增平)二、茶藝的分類二、茶藝的分類烏烏龍龍茶茶茶茶藝藝:沖沖泡泡烏烏龍龍茶茶有有潮潮汕汕工工夫夫茶茶茶茶藝藝、臺臺灣灣工工夫夫茶茶茶茶藝藝、安安溪溪工工夫夫茶茶茶茶藝藝、武武夷夷山山工工夫夫茶茶茶茶藝藝、烏烏龍龍茶茶的的其其它泡法綠茶茶藝:綠茶茶藝:沖泡綠茶沖泡綠茶包括龍井茶茶藝、碧螺春茶茶藝等包括龍井茶茶藝、碧螺春茶茶藝等紅紅茶茶茶茶藝藝:沖沖泡泡紅紅茶茶包包括括果果味味紅紅茶茶茶茶藝藝和和浪浪漫漫音音樂樂紅紅茶茶茶藝黃茶、白茶、花茶茶藝:黃茶、白茶、花茶茶藝:沖泡黃茶、白茶、花茶沖泡黃茶、白茶、花茶等如如:黃黃茶茶及及君君山山銀銀針針茶茶茶茶藝藝、白白茶茶及及白白毫毫銀銀針針茶茶茶茶藝藝、花花茶茶及及茉茉莉莉花茶茶藝、北京蓋碗茶茶藝等花茶茶藝、北京蓋碗茶茶藝等1 1、按所沖泡茶、按所沖泡茶類類分:分:烏龍茶茶藝烏龍茶茶藝花茶茶藝花茶茶藝綠茶茶藝綠茶茶藝紅茶茶藝紅茶茶藝普洱茶茶藝普洱茶茶藝2 2、按、按飲飲用者的行用者的行為為喜好分喜好分類類:民民俗俗茶茶藝藝:擂擂茶茶茶茶藝藝、油油茶茶茶茶藝藝、奶奶茶茶茶茶藝藝、三三道道茶茶茶茶藝藝、其其它它茶茶俗俗(竹竹筒筒香香茶茶、維維族族香香茶茶、酥酥油油茶茶、納納西西族族的的鹽巴茶、納西族的龍虎斗鹽巴茶、納西族的龍虎斗);宗教茶藝:宗教茶藝:有禪茶茶藝、五臺山禮佛茶茶藝;有禪茶茶藝、五臺山禮佛茶茶藝;宮宮廷廷茶茶藝藝:包包括括三三清清茶茶茶茶藝藝、太太子子茶茶茶茶藝藝和和太太后后三三道道茶茶茶藝;茶藝;美容保健茶茶藝:美容保健茶茶藝:包括祛病健身茶、時令保健茶、美容包括祛病健身茶、時令保健茶、美容養(yǎng)顏茶、延年益壽茶。
養(yǎng)顏茶、延年益壽茶佤族烤茶佤族烤茶蒙蒙古古族族咸咸奶奶茶茶、藏藏族族酥酥油油茶茶、白白族族三三道道茶茶、納納西西族族龍龍虎虎斗斗、基諾族涼拌茶,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等基諾族涼拌茶,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等云南彝族烤茶云南彝族烤茶彝族養(yǎng)生茶彝族養(yǎng)生茶待客茶待客茶3 3、按年代、表、按年代、表現(xiàn)現(xiàn)形式、地域社會形式、地域社會階層階層、操作人分、操作人分類類:按茶藝的按茶藝的年代年代分類:古代茶藝、現(xiàn)代茶藝;分類:古代茶藝、現(xiàn)代茶藝;從茶藝的從茶藝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形式分類:表演茶藝、生活茶藝、實用茶藝;分類:表演茶藝、生活茶藝、實用茶藝;按茶藝按茶藝所在地域所在地域劃分:民俗茶藝、民族茶藝;劃分:民俗茶藝、民族茶藝;按按茶茶藝藝的的社社會會階階層層劃劃分分:茶茶藝藝又又可可分分為為宮宮廷廷茶茶藝藝、民民間間茶茶藝藝、寺廟茶藝等寺廟茶藝等以以表表現(xiàn)現(xiàn)茶茶藝藝的的人人為為主主體體分分類類:有有宮宮廷廷茶茶藝藝、文文士士茶茶藝藝、民民俗俗茶茶藝藝、宗宗教教茶茶藝藝;以以表表現(xiàn)現(xiàn)形形式式分分類類,有有表表演演型型茶茶藝藝和和待待客客型型茶藝宮廷茶藝宮廷茶藝禪茶禪茶4 4、按、按飲飲茶器具來劃分:茶器具來劃分:壺泡法:壺泡法:紫砂壺、瓷壺。
紫砂壺、瓷壺蓋碗杯泡法:蓋碗杯泡法:玻璃杯泡法:玻璃杯泡法:三、茶藝的共同特點三、茶藝的共同特點中國茶藝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簡凈中國茶藝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簡凈道道法法自自然然,就就是是與與自自然然相相一一致致、相相契契合合,物物我我兩兩忘忘,發(fā)發(fā)自自心性崇尚簡凈是以簡為德,心靜如水,怡然自得,返樸歸真崇尚簡凈是以簡為德,心靜如水,怡然自得,返樸歸真體現(xiàn)出中國茶藝的共性和個性的和諧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中國茶藝的共性和個性的和諧統(tǒng)一1 1、哲理、哲理為為先先傣族竹筒茶傣族竹筒茶白族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白族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竹竹筒筒茶茶道法自然,物我兩忘道法自然,物我兩忘2 2、審審美美為為首首中中國國茶茶藝藝之之美美表表現(xiàn)現(xiàn)在在自自由由曠曠達達、毫毫不不造造作作,注注重重內(nèi)內(nèi)省省,不不拘一格中中國國茶茶藝藝雖雖然然有有規(guī)規(guī)范范要要求求,但但不不僵僵化化,不不凝凝滯滯,而而是是充充滿滿著生活的氣息,生命的活力著生活的氣息,生命的活力自由曠達、毫不造作自由曠達、毫不造作注重內(nèi)省,不拘一格注重內(nèi)省,不拘一格中國茶藝表現(xiàn)出注重意境,百花齊放中國茶藝表現(xiàn)出注重意境,百花齊放茶茶藝藝多多姿姿多多彩彩,儒儒雅雅含含蓄蓄與與熱熱情情奔奔放放,空空靈靈玄玄妙妙與與禪禪機機逼逼人,繽紛錯彩與清麗脫俗,各種風(fēng)格都能一一展現(xiàn)。
人,繽紛錯彩與清麗脫俗,各種風(fēng)格都能一一展現(xiàn)3 3、突出個性、突出個性黑衣壯打油茶黑衣壯打油茶空靈玄妙空靈玄妙禪機逼人禪機逼人4 4、實實用用為為佳佳茶茶是是用用來來喝喝的的,是是開開門門七七件件事事之之一一,是是和和老老百百姓姓的的生生活活息息息相關(guān)的息相關(guān)的中中國國茶茶藝藝不不僅僅關(guān)關(guān)注注沖沖泡泡過過程程,同同時時把把茶茶的的滋滋味味感感覺覺心心理理感感受,都很好地融為一體,追求一種極好的生活享受受,都很好地融為一體,追求一種極好的生活享受侗族打油茶侗族打油茶侗族打油茶的佐料侗族打油茶的佐料日本茶道的茶點日本茶道的茶點四、茶藝四、茶藝“四要四要”茶藝茶藝“四要四要”:茶藝茶藝“四要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精茶、真水、活火、妙器一)茶藝四要(一)茶藝四要要要靠靠感感官官鑒鑒定定茶茶的的形形、色色、香香、味味,定定出出茶茶品品優(yōu)優(yōu)劣劣,不不歷歷練難得真功夫品飲名茶是古今時尚練難得真功夫品飲名茶是古今時尚名名茶茶的的形形成成與與貢貢茶茶、名名山山、名名人人、消消費費市市場場關(guān)關(guān)系系很很大大;它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征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征1 1、要精茶茶要好,要懂茶茶要好,要懂茶2 2、要真水。
要真水陸陸羽羽論論擇擇水水以以“山山水水上上江江水水中中,井井水水下下,”雨雨水水、雪水是雪水是“天水天水”,烹茶亦佳烹茶亦佳宜茶之水一般要宜茶之水一般要清、活、輕、甘、冽清、活、輕、甘、冽茶茶趣趣之之一一是是擇擇水水,汲汲水水自自煎煎茗茗乃乃文文人人雅雅事事品品水水文文學(xué)學(xué)是茶道開出的奇花異卉是茶道開出的奇花異卉3 3、要活火茶茶有有九九難難,火火為為之之四四烹烹茶茶要要“活活火火”,燃燃料料選選擇擇上上一一要要燃燃燒燒值值高高,二二要要無無異異味味如如何何看看火火候候?“三三大大辨辨,十十五五小小辨辨”是古人的經(jīng)驗是古人的經(jīng)驗飲食行業(yè)諺話曰飲食行業(yè)諺話曰:“三分技術(shù)七分火三分技術(shù)七分火烹茶用火不易烹茶用火不易所所以以陸陸羽羽茶茶經(jīng)經(jīng)六六之之飲飲中中提提出出“茶茶有有九九難難”火火為為之之四四并并說說“膏膏薪薪庖庖炭炭,非非火火也也”,即即有有油油煙煙的的柴柴和和沾沾有有油油腥腥氣氣味的炭不宜作烤、煮茶的燃料味的炭不宜作烤、煮茶的燃料4 4、要妙器茶茶藝藝四四事事,茶茶具具乃乃其其一一端端中中國國茶茶具具在在唐唐代代以以前前是是與與食食器器混混用用,作作為為品品茗茗專專用用的的茶茶具具草草創(chuàng)創(chuàng)于于唐唐代代,陸陸羽羽功功不不可可沒沒;宋宋承承唐唐制制,為為適適應(yīng)應(yīng)斗斗茶茶游游戲戲有有所所損損益益;明明清清趨趨于于完完善善,尤尤以宜興紫砂壺以其藝術(shù)性、文人化而被譽為神品。
以宜興紫砂壺以其藝術(shù)性、文人化而被譽為神品茶茶具具發(fā)發(fā)展展總總趨趨勢勢是是由由繁繁趨趨簡簡、由由粗粗趨趨精精,歷歷古古樸樸、富富麗麗、淡雅三個階段茶具的發(fā)展與文化同步、與茶道同步淡雅三個階段茶具的發(fā)展與文化同步、與茶道同步茶藝常用茶具的種類茶藝常用茶具的種類以功能將分:以功能將分:(一)主茶具(一)主茶具(二)輔助用品(二)輔助用品(一)主茶具(一)主茶具1 1、茶壺、茶壺凌云縣大茶壺凌云縣大茶壺天福茶集團天福茶集團天壺天壺用以泡茶的器具用以泡茶的器具壺的組成: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壺的組成: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口口延延(唇墻唇墻)嘴嘴流流 腹腹 把把肩肩壺身的組成壺身的組成1.1 1.1 以把劃分:以把劃分:側(cè)提壺: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側(cè)提壺: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提粱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提粱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cè)上方為彩帶習(xí)舞狀;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cè)上方為彩帶習(xí)舞狀;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90狀;狀;無把壺: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無把壺: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側(cè)提壺側(cè)提壺 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提梁壺提梁壺 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飛天壺飛天壺 壺把為彩帶習(xí)舞狀壺把為彩帶習(xí)舞狀握把壺握把壺 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狀1.2 1.2 以蓋劃分:以蓋劃分:壓蓋:壓蓋: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露;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露;嵌蓋:嵌蓋:蓋嵌入壺內(nèi),蓋沿與壺口平;蓋嵌入壺內(nèi),蓋沿與壺口平;截蓋:截蓋: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只顯截縫。
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只顯截縫1.3 1.3 以底劃分:以底劃分: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nèi)凹狀,不另加足;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nèi)凹狀,不另加足;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加底: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加底: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2 2、茶船、茶船放置泡茶用具的墊底茶具放置泡茶用具的墊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形狀:形狀: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夾層狀,茶船制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夾層狀,茶船制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并有出水口,使夾層中的積聚之水容易倒出水流入下層,并有出水口,使夾層中的積聚之水容易倒出茶船茶船碗狀:船沿高聳碗狀:船沿高聳老樹頭茶船老樹頭茶船3 3、公道杯:亦稱茶盅、茶海、公道杯:亦稱茶盅、茶海盛盛放放泡泡好好的的茶茶湯湯因因有有均均勻勻茶茶湯湯濃濃度度的的功功能能,故故亦亦稱稱公公平杯壺形盅壺形盅:以茶壺代替用之以茶壺代替用之簡簡式式盅盅:無無蓋蓋,從從盅盅身身拉拉出出一一個個簡簡單單的的倒倒水水口口,有有把把或無把公道杯公道杯茶濾茶濾茶海茶海4 4、聞香杯(細長、高瘦)、聞香杯(細長、高瘦)先盛放茶湯,再倒入品茗杯,聞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先盛放茶湯,再倒入品茗杯,聞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5 5、品茗杯、品茗杯盛放泡好的茶湯并飲用的器具盛放泡好的茶湯并飲用的器具形狀:形狀: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品茗杯品茗杯古代的品茗杯古代的品茗杯蓋杯:有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蓋杯:有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茶杯茶杯6 6、杯托:、杯托:放置茶杯的墊底器具放置茶杯的墊底器具盤形:托沿矮小呈盤狀盤形:托沿矮小呈盤狀碗形:托沿高聳,茶杯下部被托包圍碗形:托沿高聳,茶杯下部被托包圍高腳形:杯托下有一圓柱腳高腳形:杯托下有一圓柱腳圈形:圈形:7 7、蓋置:、蓋置:放置壺蓋、盅蓋、杯蓋的器物放置壺蓋、盅蓋、杯蓋的器物既保持蓋子清潔,又避免沾濕桌面既保持蓋子清潔,又避免沾濕桌面托墊式,形似盤式杯托,托墊式,形似盤式杯托,支支撐撐式式:圓圓柱柱狀狀,從從蓋蓋子子中中心心點點支支撐撐住住蓋蓋,或或筒筒狀狀物物,從從蓋蓋子子四周支撐四周支撐8 8、蓋碗、蓋碗又稱三才杯,又稱三才杯,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可泡茶,可泡茶,可泡、飲合用。
可泡、飲合用三才杯三才杯碗(盞)碗(盞)杯托杯托天、地、人共同化育甘露之美天、地、人共同化育甘露之美蓋蓋(二)輔助用品(二)輔助用品泡泡茶茶、飲飲茶茶時時所所需需的的各各種種器器具具,以以增增加加美美感,方便操作感,方便操作1.1.布巾類:布巾類:2.2.托盤類:托盤類:l l、布巾類:、布巾類:桌布桌布茶巾茶巾茶巾盤;茶巾盤;敬茶盤(茶托);敬茶盤(茶托);茶盤;茶盤;茶荷茶荷茶托茶托2 2、托盤類:、托盤類:茶道筒;茶道筒;茶針;茶針;茶匙;茶匙;茶則;茶則;茶鑷;茶鑷;茶漏3 3、茶道組(又稱六君子)、茶道組(又稱六君子)茶道組茶道組茶匙茶匙茶鑷茶鑷茶道筒茶道筒茶漏茶漏茶則茶則茶針茶針茶荷:茶荷:盛放茶葉,便于觀賞盛放茶葉,便于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