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奇特的臉 教材 教案 講義 教學設計 教學參考 教學案例小學美術第六冊(人美版)



《一張奇特的臉》教學設計教材 教案 講義 教學設計 教學參考 教學案例(小學美術第六冊(人美版))作者:韓瑩[教材閱讀]一、教材分析 從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到中國年畫中的鐘馗、門神以及京劇中的臉譜,從雜技中的小丑到非洲原始部落的面具,我們不難看出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將一張看似平常的臉進行了變形和夸張,從而創(chuàng)作出了具有特殊含義和作用的藝術作品這節(jié)課學生從研究怎樣制作一張奇特的臉入手,探索性地分析研究并綜合自己的多方面知識和體驗,總結了制作時的要點通過教師的示范與引導,學生認識到用泥巴制作一張奇特的臉與其他材料的不同之處,從而拓寬思路,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作這節(jié)課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經驗,同時為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藝術進行了知識性的探索和學習二、學生分析 孩子們對一張奇特的臉非常感興趣在生活中,他們會經常遇到一些奇特的臉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和教師的資料展示給大家解釋了生活中為什么會出現一張張奇特的臉,這對解開孩子們心中的謎團,了解生活、了解多元文化提供了研究的平臺通過多方面的信息資料綜合展示,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提高了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并為今后在學習生活中積極地發(fā)現問題、積累知識,自主、探究地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設計理念 1.在學生集中展示匯報的基礎上,教師以歸納總結的方式,讓同學們了解到特殊職業(yè)、特殊節(jié)日、特殊民族和特殊現象中會有一張張奇特的臉而在藝術作品中出現的一些奇特的臉是藝術家大膽想象,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用恰當的表現形式創(chuàng)作出的欣賞性很高的藝術作品 2.采用音樂、圖片與教師講解三者相結合的方法,取得了生動、有效的教學效果為讓學生在不同能情境中感受新知,我節(jié)選了與教學內容、圖片緊密結合的音樂,使孩子們在音樂中感受新知,接受知識的熏陶例如:在介紹中國傳統(tǒng)的年畫——門神時,我節(jié)選了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喜慶》,熱鬧歡慶的鑼鼓聲給同學們帶來了酷似“新年”的喜悅;神秘古老的印第安文化在孩子們齊聲高歌《十個印第安小男孩》的歌聲中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音樂教學模式的恰當運用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 3.麥當勞叔叔不僅充當了“向導”的作用,更成為貫穿整節(jié)課的“主線” 從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麥當勞叔叔引入話題,讓他們認識到塑造一張奇特的臉要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并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游戲的方法來突出教學重點,加深學生們的印象此外,幽默、滑稽的麥當勞叔叔時常出現在教師的演示課件中,以及教師展示的泥板式和泥柱式的泥塑作品也是麥當勞叔叔,就這樣,麥當勞叔叔成為了貫穿整節(jié)課的一條“明線”。
4.游戲教學法不僅烘托了課堂氣氛,更加深了學生們對重點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為讓學生們認識和理解塑造一張奇特的臉要采用變形、夸張的方法,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個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即學生通過“變臉”“做鬼臉”的方法來親身感受臉部的變形與夸張游戲是這樣的:我說“說你變!”學生說“我就變!”學生齊聲“我的臉兒變!變!變!”說到第三個“變”時,學生們臉部迅速變成一個很奇怪的樣子,最后還可以加上學生們的形體表演等……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活躍了課堂,并為孩子們接受新知、感受新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5.信息技術的恰當運用不僅方便了教學,更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信息技術在本次教學活動中起到重要的教學作用首先,學生在公開展示、發(fā)布自己收集整理的多元化信息資料時,多元化的信息資源與多媒體的使用為學生們的展示提供了可能其次,教師將生活中與藝術作品中奇特的臉進行了分類、整理,通過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展示,使學生更直觀、更系統(tǒng)地感受新知,體驗到接受知識的快樂最后,在展示學生作品時,數碼相機即拍即放的功能,使學生的泥塑作品及時投放到大屏幕上看到自己作品從大屏幕中展示出來,學生們的內心就有很強烈的成就感,同時為其他同學評價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四、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從研究生活中一些奇特的臉入手,綜合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體驗,引導學生探索性地分析、研究生活中有哪些人具有一張奇特的臉通過分析形式不同的藝術作品引向泥塑作品中奇特的臉,使學生認識到泥塑作品與其他的藝術形式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最后,師生共同復習總結泥巴成型的制作要點,在教師恰當地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們積極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作五,教學目標1.顯性目標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并大膽地將人的五官進行變形、夸張,用泥塑造一張奇特的、與眾不同的臉2.隱性目標 (1)通過制作使學生感受到用泥制作一張奇特的臉與其他材料的不同之處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體驗泥性,感受泥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通過師生之間的展示與交流,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那些特殊職業(yè)(戲曲演員和雜技演員等)、特殊節(jié)日、特殊民族、特殊現象等才有奇怪的臉 (3)在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師生之間交流經驗,共同研究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藝術,積累經驗,拓展學生視野六.教學重點與難點巧妙地結合泥巴的特點,大膽創(chuàng)作、裝飾和添加制作一張奇特的臉七、教學準備教師:課件(麥當勞叔叔照片、中國京劇臉譜、年畫鐘馗、非洲面具等)、范作兩件(平面、立體)、高度近視鏡學生:1.收集有關“奇特的臉”的資料(文字和圖片資料)。
2.能夠熟練地運用電腦繪圖軟件設計一張奇特的臉八、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課件,兩張臉部變形的學生照片師:這里有兩張作品,你們看是誰?師:他們的臉和平常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回答并尋找不同師總結:這是老師通過電腦技術把他們的臉變成了一張奇特的臉今天我們用泥巴塑造一張奇特的臉播放課件、貼標題)設計意圖:以兩個同學“奇特”的臉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2.學生靈巧地展示與交流師:生活中有許多奇特的臉,同學們在課下收集、整理資料時有什么收獲?學生展示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資料、電腦繪畫和即興表演等)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及時補充評價師總結: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方法研究、發(fā)現甚至設計出了一張張奇特的臉,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奇特的臉播放課件)設計意圖:綜合展示學生們多方面才能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為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積極地發(fā)現問題、積累知識,自主、探究地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3.生活中奇特的臉⑴特殊職業(yè)①麥當勞叔叔師:你們看誰來了?生:麥當勞叔叔!師:麥當勞叔叔的臉與正常人的臉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大膽地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性總結:麥當勞叔叔的嘴比正常人大好幾倍,眼睛也幾乎變成了菱形。
看來,要塑造一張奇特的臉我們還要學會夸張和變形板書——造型:變形、夸張)游戲:我的臉兒變變變(高度近視鏡)師生共同游戲,掀起教學高潮教師引導:麥當勞叔叔是麥當勞西式快餐的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設計意圖:從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麥當勞叔叔引入話題,讓他們認識到塑造一張奇特的臉在造型上要采用夸張、變形的手法,并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游戲的方法來突出教學重點,加深孩子們的印象②戲曲臉譜學生看圖片說戲人物,教師及時補充總結:戲曲臉譜是一門裝飾性很強的藝術(板書——裝飾)它不同于任何形式的舞臺化妝,它造型豐富、獨特,不同的面部造型代表不同的身份、性格和經歷在戲曲角色中只有凈角、丑角才有“花花臉”③小丑俄羅斯的小丑表演《耍蛇》⑵特殊節(jié)日①門神師:過春節(jié)貼在大門上的年畫是——生:門神!總結:傳統(tǒng)門神可以驅鬼、保平安②狂歡節(jié)每年2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都要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狂歡節(jié)在過去的狂歡節(jié)上,權貴和窮人都可以打扮成自己喜愛的樣子結果,富人變成了窮人,窮人變成了富人他們相互尊敬地打著招呼,這時的威尼斯就變成了人人平等的小小共和國③萬圣節(jié)師:萬圣節(jié)在每年的——生:10月31日師:萬圣節(jié)可以說是西方國家的鬼節(jié),可是在過去,萬圣節(jié)其實是贊美秋天的一個盛大節(jié)日。
⑶特殊民族①獨龍族過去,我國云南省獨龍族的婦女有紋面的習慣,這是她們自我保護傳襲下來的一種習俗現在,年輕的獨龍族女性再也不用紋面了②印第安人學生齊唱《十個印第安小男孩》播放錄音:古老的印第安人過著游牧生活,他們主要以狩獵、采集果實為生為了在濃密的森林里不被發(fā)現,他們的臉上也有一些奇特的裝扮⑷特殊現象欣賞動畫片《小胖墩變瘦記》師:小胖墩照的什么鏡子呀?一下子變瘦了生:哈哈鏡!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的視野,了解多元文化,鼓勵學生深入生活,研究生活,探索知識,積累經驗4.藝術作品中奇特的臉在許許多多的藝術作品中,有一些奇形怪狀的臉課件展示:貴州木雕、非洲木雕、紙造型、畢加索油畫作品、漫畫作品、動畫片等總結:藝術家們以他們豐富的想象力,用變形、夸張的手法,給我們塑造了形式多樣的奇特的臉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們了解形式多樣的藝術品,另一方面,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比泥塑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差異性——做鋪墊5.泥塑作品與其他藝術形式的不同師:用泥巴表現的這一張奇特的臉與其他的藝術形式,比如繪畫有什么不同之處?(手拿泥巴做的麥當勞叔叔)學生從顏色、空間感方面回答。
師:兩個麥當勞叔叔又有什么不同?(泥板式的麥當勞叔叔、泥柱式的麥當勞叔叔)學生回答師:怎樣拍成一塊泥板?學生敘述教師制作師:怎樣將泥巴摔打成一個泥柱子呢?學生示范設計意圖:在復習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強調本節(jié)課的制作要點6.布置作業(yè)師:今天,同學們以夸張、變形的手法,用泥或泥柱成型的方法塑造一張奇特的臉7.展評作業(yè)及評價教師用數碼相機拍攝學生的作品,投放到大屏幕進行評價⑴出示單個作品,作者介紹,他人評議⑵出示小組作品,選出最“奇特”的臉⑶評價身邊同學們的作品⑷自我評價8.總結師:同學們,只要我們大膽想象、勇于探索,就一定會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從游戲引入課題,讓學生逐步進入到研究探索的學習氛圍中師生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研究如何制作一張奇特的臉,最終,得出制作一張奇特的臉需要裝飾添如、變形夸張通過研究使學生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那一張張奇特的臉不僅美麗、奇特,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內涵通過師生之間的展示與交流,學生還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那些特殊意義、特殊職業(yè)(戲曲演員和雜技演員等)才擁有奇怪的臉同時在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師生之間交流經驗,共同研究、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藝術,從而積累了學生的經驗,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這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熱烈地討論、踴躍地創(chuàng)作,課堂上出現一派熱火朝天的制作場面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的游戲教學和學生的探索學習相互融合、互為促進、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此外,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為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使得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形成了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喜人場面。